-
铁路三维仿真系统应用案例
-
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案例
-
石开共享资源管理系统
-
石开物流管理系统
-
石开在线(网络)考试系统
-
石开企业资源管理(ERP)...
-
石开客户关系管理(CRM)...
-
石开煤矿井下虹膜识别...
-
开放性实验实训管理系统
-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 石开仓库条码管理系统
- 石开网络考试系统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 石开指纹考勤机
- 触摸屏指纹考勤一体机
- 公务员考试系统
- 运输数据核对系统
- 工会提案处理系统
- 网上竞价系统
石开最新动态
石开随机阅读
石开数据安全防护系统 | 1964 |
石开实时巡更巡查系统 | 1864 |
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 2400 |
虹膜识别立式管理系统 | 2137 |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1875 |
网络OA办公自动化软件 | 1776 |
触摸屏查询系统软件 | 1535 |
指纹考勤管理系统软件 | 1742 |
LED显示屏播放软件 | 1428 |
三维仿真系统 | 1365 |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在现代化管理当中,人力资源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前面咱们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功能等等,那么今天咱们就再从这些软件实现的理论来谈谈人力资源管理。
根据我的了解以及在网上的资料,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有以下六种,分别是:‘抽屉式’管理,‘危机式’管理,‘一分钟’管理,“破格式”管理,和拢式”管理和“走动式”管理。
“抽屉式”管理
“抽屉式”管理在现代管理中也被称之为‘职务分析’。“抽屉式”管理是一个比较通俗形象的管理术语,它主要是形容在企业中的每个管理人员的办公桌的抽屉之中,都有一个明确的植物工作规范,然后在这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避免出现有职无权,有责无权,有权无责的现象,把职、责、权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当然在当今的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特别是大中型的企业,这种“抽屉式”管理的方式非常的普遍,并且他们大都是在“抽屉式”管理的基础上不同程度的建立了自己的职位分类制度。根据一些资料显示:泰国在1981年采用“抽屉式”管理的企业为50%。在1985年为75%,而在1999年为95%以上。最近几年,香港的大中型企业也普遍实行“抽屉式”管理。
企业进行“抽屉式”管理有如下五个步骤:
第一步,咱们要在企业中,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一个由各部门组成的职务分析小组;
第二步,咱们要正确的处理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关系;
第三步,咱们需要围绕着企业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逐级落实职责权限的范围;
第四步,咱们需要认真编写“职务说明”、“职务规格”,制定出对每个职务工作的要求准则,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出现有职无权,有责无权,有权无责的现象;
第五步,咱们在推行“抽屉式”管理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然后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实施。
“危机式”管理
随着世界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在世界很多著名的大企业中都在不同时期进入了一种维持现状、甚至是衰退的境地。比如像是柯达、可口可乐、杜邦、福特这样的大企业,他们也曾出现过大量的经营亏损的情况。在这种客观形势的推动下,很过美国企业便开始大力推崇“危机式”管理,掀起了一股“末日管理”的浪潮。
美国企业界的一些人士认为,作为一名经营者假如他不能很好地与其员工进行沟通,不能向他的员工们表明危机确实存在,那么很遗憾,他很快就会失去信誉,进而会失去效率和效益,最终导致它的企业走向灭亡。曾经美国技术公司的总裁威廉·伟思看到,全世界已变成一个竞争的战场,全球电讯业正在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他启用两名大胆改革的高级管理人员为副董事长,免去5名倾向于循序渐进改革的高级人员职务,在职工中广泛宣传某些企业由于忽视产品质量、成本上升、导致失去用户的危机,他要全体员工知道,如果技术公司不把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及用户时刻放在突出位置,公司的末日就会来临。
“一分钟”管理
一分钟”管理目前在西方许多企业中也是非常流行的,而且还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他们的具体内容就是: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及一分钟惩罚。
其实所谓的‘一分钟目标’就是指在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必须将各自的主要工作目标与职责明确地记在一张纸条上。每一个目标及其检验的标准都应该在250个字内表达清楚,让员工自己能在一分钟之内读完。这样,便于每个人明确认识自己为何而干,如何去干,并且据此定期检查自己的工作。
其实所谓的“一分钟赞美”,就是人力资源的一种及时的激励方式。具体做法是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经理)需要经常的花费不长的时间,在员工工作中,挑选出正确的部分加以赞美。这样可以促使每位职员明确自己所做的事情,更加努力地工作,使自己的行为不断向完美的方向发展。
其实所谓的“一分钟惩罚”,是指员工在工作中的某一点、某件事情中本有能力做好,但却由于种种原因而没能做好,对有关的人员首先要进行及时的批评,指出其错误,然后提醒他,你是如何器重他,不满的是他此时此地的工作。这样,可使做错事的人乐于接受批评,感到愧疚,并注意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
“一分钟”管理法则如今被很多企业采用,其妙就妙在它大大缩短了管理过程,产生了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分钟目标,便于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努力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一分钟赞美可使每个职员更加努力地工作,使自己的行为趋向完善;一分钟惩罚可使做错事的人乐意接受批评,促使他今后工作更加认真。
“破格式”管理
在企业诸多管理中,最终都通过对人事的管理达到变革创新的目的。因此,世界发达企业都根据企业内部竞争形势的变化,积极实行人事管理制度变革,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在日本和韩国企业里,过去一直采用以工作年限作为晋升职员级别和提高工资标准的“年功制度”,这种制度适应了企业快速膨胀时期对用工用人的要求,提供了劳动力就业与发展的机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些发达企业进入低增长和相对稳定阶段,“年功制度”已不能满足职员的晋升欲望,使企业组织人事的活力下降。90年代初起,日本、韩国发达企业着手改革人事制度,大力推行根据工作能力和成果决定升降员工职务的“破格式”的新人事制度,收到了明显成效。
世界大企业人事制度的变革,集中反映出对人的潜力的充分挖掘,以搞活人事制度来搞活企业组织结构,注意培养和形成企业内部的“强人”机制,形成竞争、奋发、进取、开拓的新气象。
“和拢式”管理
和拢”表示管理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的高度和谐。在管理中,欧美企业主要强调个人奋斗,促使不同的管理相互融洽借鉴。
它的具体特点是:
(1)既有整体性,又有个体性。企业每个成员对公司产生使命感,“我就是公司”是“和拢式”管理中的一句响亮口号。
(2)自我组织性。放手让下属做决策,自己管理自己。
(3)波动性。现代管理必须实行灵活经营战略,在波动中产生进步和革新。
(4)相辅相成。要促使不同的看法、做法相互补充交流,使一种情况下的缺点变成另一种情况下的优点。
(5)个体分散与整体协调性。一个组织中单位、小组、个人都是整体中的个体,个体都有分散性、独创性,通过协调形成整体的形象。
(6)韵律性。企业与个人之间达成一种融洽和谐充满活力的气氛,激发人们的内驱力和自豪感。
“走动式”管理
这是世界上流行的一种创新管理方式,它主要是指企业主管体察民意,了解实情,与部属打成一片,共创业绩。这种管理风格,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如:
(l)主管动部属也跟着动。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名誉会长土光敏夫采用“身先士卒”的做法,一举成为日本享有盛名的企业家,在他接管日本东芝电器公司前,东芝已不再享有“电器业摇篮”的美称,生产每况愈下。士光敏夫上任后,每天巡视工厂,遍访了东芝设在日本的工厂和企业,与员工一起吃饭,闲话家常。清晨,他总比别人早到半个钟头,站在厂门口,向工人问好,率先示范。员工受此气氛的感染,促进了相互间的沟通,士气大振。不久,东芝的生产恢复正常,并有很大发展。
(2)投资小,收益大。走动管理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和技术,就可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3)看得见的管理。就是说最高主管能够到达生产第一线,与工人见面、交谈,希望员工能够对他提意见,能够认识他,甚至与他争辩是非。
(4)现场管理。日本为何有世界上第一流的生产力呢?有人认为是建立在追根究底的现场管理上。主管每天马不停蹄地到现场走动,部属也只好舍命陪君子了!
(5)“得人心者昌”。优秀的企业领导要常到职位比他低几层的员工中去体察民意,了解实情,多听一些“不对”,而不是只听“好”的。不仅要关心员工的工作,叫得出他们的名字,而且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这样,员工觉得主管重视他们,工作自然十分卖力。一个企业有了员工的支持和努力,自然就会昌盛。
美国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是美国有影响的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走动式”管理上,即到所属各公司、各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官僚主义突出,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划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要求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都据掉,经理们只得照办。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个疯子,不久大家悟出了他的一番“苦心”,纷纷走出办公室,开展“走动式”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转盈,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